小一新鮮人,倒數計時!~開學前的重點暖身
本文節錄自《學前教育》


你家寶貝是今年的小一準新鮮人嗎?孩子的準備度是快樂上學的評估指標,除了培養基本能力,銜接教育扮演了相當重要角色。大班的孩多半已經從幼兒園幼小銜接的生活與課程裡有了初體驗,對上小學這件事躍躍欲試。趁著暑假,你和寶貝要開心地倒數計時,慶祝他升格當小學生囉!


多一分瞭解,上學信心增強


面對上小學,孩子往往是好奇、興奮與緊張交雜,大部分來說,「我長大了」的自信還是勝過一切,而爸媽卻比孩子戒慎恐懼多了。前台北教育大學附小輔導主任詹季燕發現,進入小學通常被視為是邁向「正規」的學習,爸媽對孩子上學有一個想像的目標,對認知學習的期望值很高,再加上不盡瞭解老師的教學設計與生活引導方式,擔心孩子的表現一再被老師點名指正,所以很容易過度焦慮。


能力靠累積,不是一夕長大

其實,從教學現場觀察,現在的孩子整體來說比以前成熟,但城鄉各有特色:都會的孩子較老成、認知能力強;鄉鎮的孩子較天真、生活能力強。


由於學前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多數孩子至少都上了一年幼兒園,幼教老師在幼兒園裡設計了各種學習情境,使得孩子的自理能力、小肌肉能力、認知能力都有很好的表現。 過去像爬樹、玩泥巴、玩水這些靠著家中自然情境所累積的能力,如今在幼兒園裡透過替代的情境設計來達到能力的發展。詹季燕強調:「爸媽不要以為孩子去幼兒園玩玩而已,一旦瞭解玩的意義,明白生活裡的學習背後累積的能力是什麼,就會有信心了。」


孩子的成長是連續的歷程,從幼兒變成小學生,不是一天就跨過去的。家中的教導與幼兒園提供的學習經驗,都是在累積能力。90%的幼兒園已經很注重銜接教育,努力讓大班孩子認識小學生活的不同,但詹季燕認為,提升小學老師對學前孩子的瞭解是重要的關鍵,她語重心長地說:「小學老師也必需瞭解孩子不是一夕長大的。」


幼小銜接計畫

大班之後的「幼小銜接計劃」,通常包含以下四大部分,除了會在幼兒園裡慢慢培養,爸媽也要用一致的態度與行動來關照、支持孩子。
●團體適應,養成常規
‧培養孩子在團體討論時的專注力,至少能持續30~40分鐘。
‧鼓勵孩子早睡早起,準時到校,如:收集早安貼紙或印章。 ‧實施班長制,輪流負責例行工作,如:撕月曆、澆花、搬點心籃、提醒排隊。 ‧在課程中學習分組、合作、規劃、執行。 ‧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


●學習能力,學傾聽與表達
‧聽:練習耐心聽人說話,能傾聽老師交待的事並正確轉達給爸媽。
‧說:培養表達能力,如:說故事、上台分享、小組討論。
‧讀:養成晨間默讀習慣5~10分鐘、親子定期借書共讀,語文角安排字典、注音圖卡、歌謠。
‧寫:留意握筆姿勢、進行運筆遊戲、練習以備忘本記事。
‧數學:從買賣遊戲學習數與量的對應和10以內的分解合成、玩棋類遊戲。


●探索小學生活,預見新世界
‧參觀小學,去玩、看看上課、廁所、大操場。
‧模擬小學教室,佈置出自己的「小學」,模擬上課方式,讓孩子熟悉一下。
‧畢業生回園分享,大哥哥大姊姊回幼兒園說說他們在小學發生的事。


●鼓勵自動自發,爸媽成推手
‧支持孩子早睡早起及吃早餐,養成定時作息好習慣。
‧讓孩子每天自己準備及整理上學用品,如:背包、親子手冊、水壺。
‧和孩子一起完成親子作業(不是代替他做喔!)。
‧鼓勵孩子自己表達及回答事情,不要搶著替他說,過度照顧。


開學前的重點暖身


上小學前的最後一個暑假,爸媽可以為孩子做重點暖身。由於幼小銜接和小幼銜接(為何有小幼銜接)是一體兩面,本刊分別請信誼實驗托兒所陳澤佩所長和正在帶領低年級的修德國小劉幸怡老師、經驗豐富的詹季燕老師提供貼心建議。


■園所長的貼心建議
˙認識小學附近的環境:不只參觀學校,還要認識學校周邊的路,試試看走不同的路能不能回到家。

˙培養好體能:健康的孩子,適應能力也會強。暑假期間,適度地游泳、騎車、打球,或學一些新的運動技能,都能讓上學適應更愉快。

˙準備學用品:帶孩子選書包、文具,佈置學習空間,作為迎接一年級的成長禮。甚至準備一張電話卡,教他如何使用學校的公共電話。

˙調整好作息:別以為趁著暑假再慵懶一下。孩子的習慣需要時間調整,讓孩子自己調鬧鐘,學習管理自己的睡覺和起床時間。

˙練習應對和解決問題:爸媽不需要凡事提醒孩子「要上小學了」,只要把上學需要的能力融入日常學習,讓他有機會多表達想法和自己處理難題。


■小一老師的貼心建議
˙準備實用工具:鉛筆盒以好用為主,外觀不必太炫或附玩樂配件、三角或六角形HB鉛筆較好抓握(15公分左右最好用)、字典以國語日報學生字典和新編國語日報辭典最好用;為孩子訂一份報紙,有助閱讀及日後寫作、剪貼資料。


˙培養閱讀習慣:大量閱讀,會累積孩子的經驗與知識,學習新事物容易舉一反三,與舊經驗統整連結;親子一起閱讀,更可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調整看電視的時間與內容:選擇有益的節目、約定時間,讓電視不成為家中的主要娛樂,可減少開學後貪看電視對做功課及睡眠時間的干擾。


˙自理能力多演練:學習上蹲式廁所、使用公共飲水機,讓孩子熟練照顧自己、滿足自己需求的方法。


˙學一樣才藝或運動:有運動習慣、體能好的孩子,容易贏得友伴的尊敬。有特殊專長的孩子,在群體中常能獲得表現的機會,能提升自信。


親子一起來,開學後一定要做的事

˙陪伴和傾聽:無論是課業學習、人際關係或生活事件,爸媽都要時時保持陪伴與傾聽的態度,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支持。上班媽媽雖然無法在孩子一放學就傾聽他的心聲,但可以藉由打電話、寫小備忘來傳達愛意。


˙在家吃早餐:吃早餐對健康和學習都很重要。一早食慾未開,至少要先吃進營養的部分,如豆漿,再帶個小點心。趕時間的媽媽,不妨前一天買好土司、煎好蛋、洗好生菜水果,早上只要把材料夾在一起,就很美味營養,蔬果還可隨季節變化。


˙提早上學去:不要總是趕最後一分鐘進教室,或甚至遲到。提早一點到學校,可以有時間和其他孩子交流,有益人際關係。上課前經過緩衝時間安定下來,也比較容易專心聽講。




延伸閱讀:
【家有小一新鮮人】入學準備篇~與孩子談上小學大手牽小手,我們上學去-談幼小銜接上學前的「混亂時光」?
貼心工具:
【奇蜜工具箱】學童行為問題處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nj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