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年國一,為了讓他可以考上好的高中,父母不惜任何代價給他念貴族私立學校,他國小的玩伴念的都是家裡附近學區的國中,只有他必須如此,父母告訴他:『你是我們唯一的獨子,爸媽都想好了,以後我們這家醫院就留給你了,當了醫生之後,你一輩子都不愁吃穿,你會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可以賺很多很多錢,沒有人敢瞧不起你 …,希望你不要讓我們失望 …… 』。
以下是他一天的行程表:
06 : 00 am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媽媽 開車趕在 07:20 am 前送他到學校參加早自習
08 : 10 am第一堂課開始 → 5:00 pm 放學,除了午休之外,媽媽說每一節下課的十分鐘,至少要背會五個英文單子,連去上廁所也要帶著英文單字卡
05 : 00 pm媽媽準時在校門口接他,他在車上吃便當,因為要趕去補習
06 : 00 pm一、三、五晚上補英文、數學‧二、四晚上補物理、化學‧六、日學小提琴、鋼琴
目前分類:學習教養 (88)
- Jun 01 Mon 2009 13:53
如果我讓你們失望,我還可以是你們的孩子嗎 ?
- May 09 Sat 2009 13:26
3~6歲 解開孩子的交友習題
|
- May 09 Sat 2009 13:25
拋開語言暴力 孩子聰明情緒穩
拋開語言暴力 孩子聰明情緒穩 想要孩子聰明伶俐,爸媽不要經常罵孩子、說刻薄的話,否則孩子不僅大腦整合變差,小腦也會異常,他的情緒、注意力和記憶能力都會受影響。 在火車上,一個媽媽不停的在罵她的小孩,好像是參加什麼比賽落選了,因為我一直聽到「連這個也不會,笨死了」、「你永遠成不了大器」、「你為什麼不能多像弟弟一點」。當賣便當的走過來時,孩子怯怯的問:「可不可以買便當?」母親大聲的說:「考那麼爛還敢吃便當?」孩子立刻低下頭去,不敢再多說,我看了很不忍心,其實語言暴力跟身體暴力一樣傷害孩子,甚至還更厲害,因為肉體的傷會癒合,心靈的傷會一直淌血。 語言暴力讓大腦整合變差 |
- Apr 27 Mon 2009 14:09
有幽默,生活就不寂寞!
- Apr 27 Mon 2009 10:47
體貼是一種快樂
我們常說和誰談的來,也常喜歡用氣味相投來形容朋友的契合。
一對男女相識、相知、相愛的更高境界,是心心相印,是心有靈犀﹔人與人之間,最完美的層次,是思想上的相通,心靈能產生共鳴..
這一切的一切,之所以會發生、能達到,主要是建立在雙方面中間,有一座橋,能夠互通的橋﹔想搭起這座橋,第一個原則,就是要了解對方的感受,然後用心去感覺對方的感覺。
- Apr 27 Mon 2009 10:40
爸爸對女兒影響更關鍵-爸爸跟媽媽的不同
女兒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女兒大了自然就會和爸爸疏遠”,這是我們常常能聽到的描述女兒與父母之間關係的話。但是,心理學家卻指出,儘管母親在生活層面上更多地影響了女兒,父親卻會對女兒的性格和一生的幸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為什麼爸爸會對女兒有那麼深刻的影響?爸爸又在哪些方面深刻地影響著女兒?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以下幾個方面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是母親無法替代的:
第一,父親奠定了女兒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父親是女兒生命中出現的第一位男性,她對男性的最初印象都源于她的父親,不管這最初的印象是好是壞。如果父親給予女兒的是積極的影響,女兒會感受到爸爸的責任、堅強,這樣爸爸既可以成為女兒的榜樣,也可以幫助女兒明白她作為女性和男性不同的家庭位置。
- Apr 22 Wed 2009 11:54
5歲&11歲 大腦活化高峰期-本文摘自《學前教育》雜誌
5歲&11歲 大腦活化高峰期 5歲孩子大腦新陳代謝的活化程度已高達成人的兩倍半,提供他們好的學習環境是當務之急,父母和教育單位必需看重童年階段的教育投資。 報載,有個可憐的爸爸為了生計,無法回家餵女兒吃飯,只好用吊籃把食物吊上去,2歲的女兒整天看不到人,心中害怕哭到鄰居報警,這件慘事才被人知道。 我們非常同情這位爸爸,看到他能自己發明吊籃,解決餵食問題,知道他天資不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可惜了年輕時無人栽培。我們較關心的是這個女孩語言遲緩,到現在還不太會說話。 |
- Apr 05 Sun 2009 21:35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 家說給 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 Apr 03 Fri 2009 16:10
很有深意的幾篇寓言
體會情況不同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牠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
綿羊和乳牛討厭牠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
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了解的心情。
- Jan 08 Thu 2009 16:19
永遠不要跟父母說的十句話~
- Nov 21 Fri 2008 10:44
丟了翅膀~他依然是天使
- Nov 20 Thu 2008 16:31
請挫折「上一堂課」
- Nov 20 Thu 2008 16:02
正面思考~好文章
> 人格特質有的是與生俱來,有的受家庭影響,也可由音樂薰陶。
>
>
>
> 有一項統計,O型和A型血型的人進行五千公尺賽跑,
>
> 在中途,O型的心想:「好棒喔!我已經跑三千公尺了。」
- Nov 18 Tue 2008 11:47
小朋友線上看的有聲書(69本) SWF檔
- Nov 11 Tue 2008 10:17
父母的犧牲─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
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父母的犧牲─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孩子實際上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乃是生命本身的企盼,他們只是經你而生,並非從你們而來,他們雖與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給於他們的,是你們的愛而不是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庇蔭他們的身體,卻不能庇蔭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居於明日的世界,那是你們在夢中都無法探訪的地方……"
因為王季慶看了詩人紀伯崙一首關於《孩子》的詩,讓她對教育孩子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轉變,"其實我對自己很嚴格,但在我懷孕的時候,看了紀伯崙的書,真的好感動,你清楚知道你絕對不能去掌控另一個個體,即使他是你的孩子,但華人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財產。所以我很小心努力把孩子當作是一個'人',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即使是做錯了,他還是有權利去嚐試,你只能告訴他有什麼選擇,他決定了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待王季慶說完這句話,再聽她說別人的故事、自己的故事,於是你便知道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一位母親來說,對一位非常疼愛自己孩子的母親來說。
- Oct 31 Fri 2008 15:30
感覺統合從小做起
【魏巧俸 職能治療師 / 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
人無論在清醒或睡眠時,身體感官一直都在接收來自體內與環境的刺激,然後將這些刺激傳送到腦部分析處理,最後作出合適的反應,這樣的過程即是所謂的「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
換言之,感覺統合是大腦組織整合感覺訊息,以因應環境需求,做出適應性反應的一個過程。這對人類生存非常重要,尤其在遭遇危險時,它會決定我們究竟要起而抵抗,還是逃跑保命;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的每件事、執行的每個動作,大腦無時無刻都在進行這個過程。
感覺統合對寶寶的重要
當胎兒還在媽媽肚子裡,各種感覺器官便逐步發展,從出生到幼稚園階段,則是感覺統合功能發展迅速的時期,而後在國小五、六年級大致成型,終生受用。如果感覺統合發展正常,情緒會比較穩定,學習力與環境洞察力也比較好,較會自我保護,因此,從小打好感覺統合的基礎十分重要。
- Oct 21 Tue 2008 15:30
【轉貼】如何和小小孩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