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徐喚民專輯
 
 
 
  記得女兒滿十六歲考到駕照買第一部新車的時候,我們最重要的考量, 不是廠牌,而是機件性能的安全。不久,比她小一歲半的大兒子也拿到學習執照,很快就把車子弄得一清二楚。沒事就坐到姐姐車裡聽聽音樂、摸摸這、弄弄那。經常拿著汽車廣告和爸爸討論什麼汽車最酷。
 
  聖誕節女兒請同學來家玩,不巧下了一場大雪,兒子擔心同學會走錯鄉間小路,熱心開了姐姐的車到二哩外的路口迎接。我幫忙張羅好點心和飲料便回房休息,讓他們年輕人玩得自在些。先生則在書房整理筆記。
 
  一個小時以後,先生進來問:“兒子把姐姐的車給撞了,我們該怎麼處理?”
 
  從小,管教孩子都是兩個人採一致態度。爸爸教訓完了,罵哭了,媽媽事後再慢慢講道理。既然先生來徵求我的意見,我忙問兒子受傷了沒? 他說沒事,只是車體撞扁了,並撞倒了三家人的郵箱。(鄉下的郵箱都豎在路邊上,郵差不用下車就可以投信)。兒子沒經驗,為了閃避對面來車,一連撞了三家鄰居的郵箱。
 
  我心平氣和地說,兒子安全就好,車子可以送修,賠人家三個新郵筒吧! 理由是,好心的兒子並非故意撞車,他現在一定夠難過了,我們應該慶幸他安全無恙。
 
  一年後,朋友的女兒發生同樣的事,也是剛買了新車,練完網球好心送同學回家,因為路不熟又下過雨,她竟翻到溝裡去了。嚇得她躲到同學家不敢給媽媽打電話。她知道爸爸在讀研究所,媽媽在餐館打工,撞翻一輛新車是多麼嚴重的事。到了晚上七點才打電話到我們餐館來。
 
  這位母親在電話這一端高聲斥責女兒:“妳怎麼這樣雞婆,要妳去送人家呀,妳錢多買新車,是要妳往水溝裡開的呀?……”“妳怎麼到現在才打電話給我呀?”
 
  我聽兒子敘述以後就勸這位母親:“妳應該回去把孩子摟在懷裡,慶幸她的安全。讓她曉得,她才是妳的寶貝。新車不是都保有全險嗎? 妳應該冷靜一點,別把孩子嚇著了!”
 
  經我一提醒,她流著眼淚,怒氣全消,忙給女兒再打電話,並向我請了假回去安慰女兒去了。她女兒後來在學校遇見我的孩子們,還搞不清她那脾氣火爆的媽媽為什麼能一下子就安靜下來。
 
  這位太太對丈夫也多有怨言,最令她生氣的竟是那位先生的看報習慣。看完了也不收好,每天收他的報紙,都把手弄得黑黑的。
 
  我說:“這麼簡單的事容易解決。超級市場有一元多錢一雙的工作手套,咖啡色的,或者買更便宜,用完即丟的,戴上手套收報紙不就行了? (我是唸新聞的,最喜歡人家愛看報了!) 妳小姐就愛他所愛吧!”
 
  記得唸軍校的時候,大禮堂和專業教室中間有一大片草坪。為了趕上課,草坪中間被踩出一條小路。儘管豎過N個“禁走小路”的牌子也沒有用。當時的周中峰校長說,既然能走出路來就表示有這個需要,立即指示有關單位鋪了一條水泥路。
 
  其實,人生路上,許多事要如何去面對,只不過是態度問題。很多事情如果平下心來先幫他解決問題後,再去檢討原因,預防再出事,這樣的安排,人家會感到很窩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nj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